幼年性黄色肉芽肿是一种良性皮肤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该病通常表现为皮肤表面单发或多发的黄色、红棕色丘疹或结节,部分病例可能累及眼部或其他器官,但多数具有自限性。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的典型皮损为直径1-20毫米的圆形隆起性病变,质地较硬,表面光滑,好发于头面部、躯干和四肢。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真皮层大量组织细胞浸润,伴有杜顿巨细胞等特征性改变。眼部受累时可能出现虹膜增厚、青光眼等并发症,需通过裂隙灯检查明确。
本病具有自发消退倾向,约90%病例在3-6年内皮损可自行消退且不留瘢痕。对于影响外观或特殊部位(如眼睑)的皮损,可考虑二氧化碳激光或手术切除治疗。若伴发眼部并发症,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眼压药物或进行相应处理。日常应注意避免抓挠刺激皮损,定期随访观察变化。
建议发现皮肤异常增生时应及时就诊皮肤科,通过皮肤镜、病理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排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相似疾病。确诊后遵循医嘱定期复查,特别是有眼部症状者需监测视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