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路感染的上行感染途径通常是细菌经尿道口进入并逆行至膀胱、输尿管或肾脏所致。主要与尿道结构特点、卫生习惯不当以及性生活因素密切相关。
1、尿道结构特点
女性尿道较短且直,长度约3-5cm,且尿道口与阴道口、肛门距离较近。这种解剖结构使粪便或阴道分泌物中的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更容易通过尿道口进入,并沿着尿道黏膜上行至膀胱。尤其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更容易突破尿道黏膜屏障引发感染。
2、卫生习惯不当
如排便后从后向前擦拭肛门,可能将肠道细菌带至尿道口。经期未及时更换卫生巾或棉条,会形成潮湿环境促进细菌繁殖。穿着过紧的化纤内裤可能造成局部温度升高,同样利于细菌滋生。这些不良习惯均会增加细菌通过尿道口上行感染的风险。
3、性生活因素
性生活过程中可能将外阴或阴茎携带的细菌推入尿道,尤其是未做好清洁时更为明显。频繁的性活动还可能造成尿道黏膜微小损伤,进一步降低局部防御能力。建议同房后及时排尿,利用尿液冲刷作用减少细菌滞留。
日常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并从前向后擦拭。建议穿着棉质透气内裤,避免长时间憋尿,性行为前后做好清洁防护。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需及时到泌尿科就诊并进行尿常规,遵医嘱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