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胃肠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胃肠炎可能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食物过敏以及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的,需结合具体诱因进行治疗。

1、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是常见的病原体,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患者常出现腹泻、呕吐及低热,症状多为自限性。治疗以补液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益生菌等缓解症状。

2、细菌感染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多存在于未煮熟的海鲜、肉类中。此类感染易引发血便、腹痛及高热,需通过粪便培养确诊。通常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等。

3、寄生虫感染

阿米巴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等寄生虫可通过污染水源侵入肠道,导致慢性腹泻、黏液便。治疗需根据寄生虫类型选择甲硝唑片、替硝唑片、吡喹酮片等驱虫药物。

4、食物过敏

乳糖不耐受或麸质过敏等免疫反应可能损伤肠黏膜,表现为进食后腹胀、腹泻。需通过饮食回避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

5、药物刺激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某些抗生素可能破坏胃肠黏膜屏障,引发药物性胃肠炎。治疗需停用致病药物,并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保护胃黏膜。

若出现持续呕吐、脱水或血便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服用药物前应咨询医生,孕妇及儿童出现症状更需谨慎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