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打骨转移针需要注意什么?

杨毕伟 肿瘤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甲

打骨转移针通常需要注意过敏反应监测、不良反应观察、药物相互作用、检查监测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事项。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抑制肿瘤骨转移进展,但可能伴随一定风险。

1、过敏反应监测

部分患者可能对药物成分过敏,首次用药前需告知医生过敏史。用药后需在医疗场所观察30分钟,若出现皮疹、呼吸困难或面部肿胀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2、不良反应观察

约30%患者可能出现发热、骨痛或肌肉酸痛等一过性症状,通常持续1-3天可自行缓解。若出现下颌骨坏死迹象(如牙龈肿痛、牙齿松动)或严重肾损伤(尿量骤减、水肿),需立即停药并就诊。

3、药物相互作用

抗血管生成类药物可能影响双膦酸盐类药物效果,需间隔2周以上使用。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需调整给药方案,因可能增加颌骨坏死风险,需提前与肿瘤科医生沟通用药史。

4、检查监测

治疗前需完善肾功能和口腔检查,基线肌酐清除率低于35ml/min者禁用。治疗期间每3个月需复查血钙、碱性磷酸酶及骨扫描,使用地舒单抗者需定期监测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5、生活方式调整

用药后3天内避免口腔侵入性操作如拔牙,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建议每日补充1000mg钙和800IU维生素D,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可能引发病理性骨折的活动,骨质疏松患者需使用助行器防跌倒。

接受骨转移针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循用药间隔周期,静脉给药者需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外渗。若出现持续性嗜睡、心律失常或视力模糊等低钙血症表现,应及时检测电解质水平。治疗期间建议每半年进行骨密度检测,配合肿瘤原发病的综合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疗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