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性骨折是指骨骼在外力垂直压迫作用下发生的高度降低,常见于脊柱椎体,尤其是胸椎和腰椎区域。这类骨折多由外伤、骨质疏松或骨骼病变导致,典型症状包括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可伴随神经压迫症状。
压缩性骨折的发生与骨骼承受的垂直压力超过其强度有关。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引发椎体塌陷,而高能量损伤如坠落或车祸则可能直接导致健康骨骼变形。诊断时需结合X线、CT或MRI检查评估骨折程度及是否累及神经结构。治疗上,稳定性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及镇痛药物缓解;若存在神经损伤或脊柱不稳定,则需考虑椎体成形术或内固定手术恢复结构。
日常预防需关注骨骼健康,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测骨密度并补充钙剂、维生素D。避免搬运重物及跌倒风险,适度进行抗阻力训练增强肌肉支撑。一旦出现外伤后持续背痛或肢体麻木,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神经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