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观察随访、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若胬肉较小且未影响视力,可暂时观察;若出现炎症或影响生活,则需积极干预。
1、观察随访
早期无明显症状且未侵入角膜的翼状胬肉,通常建议定期复查。患者需每6-12个月到眼科检查胬肉生长速度、角膜受累程度,同时注意避免紫外线照射、风沙刺激等诱发因素。
2、药物治疗
当胬肉引发眼部充血、异物感时,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如玻璃酸钠滴眼液。若存在明显炎症反应,可短期应用氟米龙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等抗炎药物控制充血和水肿。
3、手术治疗
对于生长较快、遮挡瞳孔区影响视力或影响外观的患者,需行胬肉切除手术。常用术式包括单纯切除术、自体结膜移植术、羊膜移植术等,其中自体结膜移植能显著降低复发率至5%以下。
4、激光治疗
部分医院采用β射线照射或光动力疗法抑制胬肉血管增生,但可能引发巩膜坏死等并发症,目前多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手段,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5、术后辅助治疗
术后需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感染,联合0.02%丝裂霉素C短期点眼抑制纤维增生。患者术后1周需戴防护镜,1个月内避免游泳和剧烈运动,并严格随访观察复发迹象。
翼状胬肉的具体治疗方案应经专业眼科医生评估后确定。术后患者出现眼红、疼痛或视力下降等情况时,需立即返院检查。日常注意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用眼强度,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干燥、多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