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小儿夜啼是怎么回事?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小儿夜啼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肠痉挛、感染性疾病等病理性原因有关。若频繁出现哭闹且无法安抚,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婴儿可能因饥饿、尿布潮湿、环境温度不适宜或白天受到过度刺激导致夜间哭闹。这类哭闹通常在满足生理需求后缓解,如喂奶、更换尿布或将室温调整至24-26℃。家长可通过轻拍背部、播放白噪音等方式帮助婴儿重新入睡。

2、维生素D缺乏

出生后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可能引起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夜间易惊、多汗、枕秃等症状。这种情况需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3滴剂,每日400IU直至2-3岁,同时适当增加户外阳光照射,但需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3、肠痉挛

常见于3-4月龄婴儿,多因肠道发育不成熟或乳糖不耐受引发,表现为固定时间段的剧烈哭闹、腹部胀气、双腿蜷曲等症状。可尝试飞机抱缓解,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西甲硅油乳剂等药物,母乳喂养的母亲需避免摄入豆类、奶制品等易产气食物。

4、感染性疾病

急性中耳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会导致夜间疼痛不适,常伴有发热、抓耳、鼻塞等表现。这种情况需及时就医,明确感染类型后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药物,同时保持鼻腔通畅,用生理盐水清洗鼻部分泌物。

若排除饥饿、排尿等生理需求后,婴儿仍持续哭闹超过1小时,或伴有发热、呕吐、皮疹等症状,需立即到儿科急诊就诊。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睡前1小时避免过度玩耍,喂养后需拍嗝15分钟预防胀气。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