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皮肤改变、感觉异常、足部溃疡、感染以及坏疽等。这些症状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损伤密切相关。
1、皮肤改变
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皮肤常出现干燥、脱屑、弹性下降,局部可能发红或发紫。由于微循环障碍和汗腺功能受损,皮肤容易皲裂,增加感染风险。
2、感觉异常
约60%-70%患者存在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足部麻木、刺痛或蚁走感,严重时对温度、疼痛等感知能力下降,容易因外伤未被察觉而加重病情。
3、足部溃疡
约15%-2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足溃疡,好发于足底、趾间等压力部位。初期可能仅为表皮破损,随着病情进展可深达肌腱、骨组织,常伴有渗液和恶臭。
4、感染
高血糖环境易滋生细菌,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感染可表现为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引发蜂窝织炎或骨髓炎,部分患者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
5、坏疽
晚期患者因血管闭塞导致组织缺血坏死,常见足趾发黑、干枯,坏疽范围可能逐步扩大。湿性坏疽合并感染时会出现恶臭、组织液化等表现。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检查足部,穿着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赤足行走。发现皮肤破损、肿胀或颜色改变时,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足病专科就诊,通过清创、抗感染及改善血运等综合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定期进行神经传导和血管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