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胃癌常发于哪些部位?

杨毕伟 肿瘤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甲

胃癌通常好发于胃窦部、贲门部、胃体部、胃底部以及幽门部等部位。不同部位的胃癌在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上可能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胃窦部

胃窦部是胃癌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约占全部胃癌的50%-60%。该区域靠近幽门,长期接触胆汁反流或幽门螺杆菌感染,易导致慢性炎症和黏膜损伤,进而增加癌变风险。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饱胀感等症状。

2、贲门部

贲门部胃癌约占胃癌的10%-15%,多与胃食管反流病、Barrett食管等疾病相关。由于该部位连接食管与胃,肿瘤可能导致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特殊症状,需通过胃镜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3、胃体部

胃体部胃癌占15%-20%,常见于中老年人群。该区域腺体分布密集,在长期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肠化生基础上,容易出现恶性病变。部分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

4、胃底部

胃底部胃癌相对少见,约占5%-8%。该部位解剖位置较高,常规胃镜检查时需特别注意观察。由于胃底部黏膜血供丰富,发生癌变后可能出现呕血或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5、幽门部

幽门部胃癌约占5%-10%,肿瘤生长可能引起幽门梗阻,导致呕吐宿食、胃型蠕动波等典型体征。该部位病变需与良性溃疡相鉴别,增强CT检查有助于评估肿瘤浸润深度。

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或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日常需注意饮食规律,减少腌制、烟熏食物摄入,出现持续性上腹不适、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确诊胃癌后应根据肿瘤部位、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