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但具体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从4个月到12个月不等。出牙顺序通常由下颌前牙开始,部分婴儿可能出现出牙延迟或提前的情况。
1、6个月左右:多数婴儿在6月龄时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这是乳牙生长的常见起始时间。牙齿萌出可能伴随牙龈肿胀、流口水等症状,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家长可用干净的手指轻按婴儿牙龈缓解不适。
2、早于4个月或晚于12个月
约3%的婴儿在4个月前萌出乳牙(诞生牙),可能与遗传或发育因素相关。若12个月后仍未出牙,需排查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先天性缺牙等病理因素,建议进行血钙检测和口腔X线检查。
3、出牙期的伴随症状
约70%婴儿会出现啃咬物品、睡眠不安、低热(低于38℃)等表现。需注意区分正常出牙反应与疾病症状,若持续发热超过38.5℃或伴有腹泻,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性疾病。
婴儿出牙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哺乳后可用纱布清洁牙龈。建议提供硬度适中的磨牙胶锻炼咀嚼能力,避免过度使用止痛凝胶。若18月龄仍未萌出首颗乳牙,需及时就诊儿童口腔科进行系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