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疮的治疗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类、抗生素类、促进愈合类等药膏进行缓解,必要时可结合中药类药膏辅助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决定。
1、抗病毒类药膏
热疮多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抗病毒药物可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常用药膏包括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等,这类药物通过干扰病毒DNA聚合酶活性,缩短疱疹持续时间和疼痛症状,适用于早期水疱阶段。
2、抗生素类药膏
若出现脓疱、渗液等继发细菌感染表现,可短期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此类药膏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防止感染扩散,但不宜长期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3、促进愈合类药膏
对于已破溃的创面,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或红霉素软膏。前者通过刺激上皮细胞增殖加速创面修复,后者兼具抗菌和保湿作用,可预防结痂过厚影响愈合。
4、中药类药膏
炉甘石洗剂、丹皮酚软膏等具有收敛止痒功效,能缓解局部灼热感。但需注意中药制剂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使用前应进行皮肤敏感测试,且不能替代抗病毒治疗。
出现热疮后应保持皮损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若疱疹反复发作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哺乳期患者用药前需告知医生,儿童患者应选择适宜剂型,所有外用药均需严格遵循医嘱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