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通常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中成药等。具体用药需结合个体差异,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1、抗组胺药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是慢性荨麻疹的一线治疗药物,例如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依巴斯汀片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与H1受体结合,缓解皮肤瘙痒和风团症状。若单药效果不佳时可考虑加倍剂量,但需在医生监测下进行。
2、生物制剂
针对免疫球蛋白E的单克隆抗体如奥马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抗组胺药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患者。该药物通过降低体内IgE水平,阻断肥大细胞活化途径,临床研究显示其有效率可达70%-80%。
3、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口服制剂仅推荐短期使用(3-5天),适用于急性加重期。长期使用可能引发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
4、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软胶囊、甲氨蝶呤片等适用于自身免疫性荨麻疹,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发挥作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治疗周期通常持续3-6个月。
5、中成药
防风通圣丸、玉屏风颗粒等具有祛风止痒功效,但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据。使用时应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患者需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治疗期间建议记录风团发作时间、诱因及用药反应。避免过度搔抓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治疗周期通常需要3-6个月,部分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