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憩室是子宫壁上形成的异常囊袋状结构,多发生于剖宫产后的子宫瘢痕处,可能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疼痛等症状。常见原因包括剖宫产瘢痕愈合不良、子宫手术史或感染等,需通过超声或宫腔镜确诊。
1、发病原因
剖宫产术后瘢痕愈合不良是主要诱因。子宫切口在愈合过程中若受到感染、血供不足或缝合技术影响,局部肌层缺损会逐渐形成憩室。此外,多次宫腔操作、子宫先天发育异常或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2、典型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月经后点滴出血,经期延长至10天以上,部分伴有褐色分泌物。严重者可能出现下腹坠痛、同房后出血,甚至继发不孕或妊娠期子宫破裂。约30%患者合并盆腔炎性疾病,导致白带异常或发热。
3、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可选用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或使用氨甲环酸片减少出血。手术治疗包括宫腔镜憩室电切术修复缺损,以及腹腔镜下瘢痕切除缝合术。术后需配合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超声评估愈合情况。
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或周期紊乱时应及时就诊妇科,通过三维超声或磁共振明确诊断。治疗方案需根据憩室大小、症状严重程度及生育需求个性化制定,避免盲目使用止血药掩盖病情。备孕女性需评估子宫肌层厚度,降低妊娠期子宫破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