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血糖监测以及并发症管理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1、生活方式干预
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食物,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同时需戒烟限酒,保持体重在合理范围。
2、口服降糖药物
常用药物包括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格列美脲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阿卡波糖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吸收。药物选择需结合患者胰岛功能及并发症情况。
3、胰岛素治疗
适用于1型糖尿病、口服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常用方案包括基础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联合餐前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注射。剂量需根据血糖波动调整,避免低血糖发生。
4、血糖监测
定期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建议控制在7%以下。动态血糖监测可帮助发现隐匿性高血糖或无症状低血糖,指导治疗方案优化。
5、并发症管理
合并高血压者需使用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血脂异常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及神经病变筛查,早期干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慢性并发症。
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每3-6个月复查胰岛功能及并发症相关指标,出现视物模糊、下肢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足部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糖尿病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