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生活方式调整、局部处理以及定期监测等方式进行有效治疗。建议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干预措施。
1、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依托考昔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也可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缓解期需规律服用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等降尿酸药物,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60μmol/L以下。秋水仙碱片可作为预防发作的辅助用药。
2、饮食控制
每日嘌呤摄入量应低于200mg,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浓肉汤、带壳海鲜等高嘌呤食物。建议增加低脂乳制品、新鲜蔬菜和樱桃等低嘌呤食物的摄入。每日饮水量需达到2000-3000ml,以促进尿酸排泄。
3、生活方式调整
通过规律运动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急性发作。严格限制酒精摄入,尤其是啤酒和烈性酒。保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关节受凉。
4、局部处理
急性发作时可对患处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发作期间应减少关节活动,使用拐杖等辅助工具减轻负重关节压力。关节肿胀严重时可考虑局部穿刺抽液。
5、定期监测
治疗初期每2-4周检测血尿酸水平,稳定后每3个月复查。长期服药者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服用苯溴马隆时应监测尿常规。每年进行关节超声或双能CT检查评估痛风石变化。
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切忌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足部防护,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若出现持续关节疼痛或尿酸控制不佳,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系统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