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型颈椎病通常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日常调理
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保持固定姿势,调整工作台高度至适宜位置,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日常可进行颈部拉伸锻炼,如缓慢进行颈部前屈、后伸及左右侧屈活动,每次持续10~15秒,重复5~10次。
2、物理治疗
通过局部热敷、红外线照射等促进血液循环,配合推拿手法松解肌肉痉挛,牵引治疗可增大椎间隙减轻神经压迫。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采用超声波或低频电刺激缓解炎症。
3、药物治疗
疼痛剧烈时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肌肉紧张者可短期服用盐酸替扎尼定片。部分患者可联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镇痛。
4、手术治疗
经3~6个月规范保守治疗无效,且存在明确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者,可考虑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术后需佩戴颈托保护,逐步开展康复训练恢复颈部功能。
日常应注意避免颈部突然扭转或提拉重物,冬季外出佩戴围巾防寒。若出现持物不稳、行走踩棉感等脊髓受压症状,需立即进行磁共振成像评估脊髓状态,根据损伤程度选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