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花作为传统中药材,通常具有逐水消肿、祛痰止咳、杀虫疗疮、改善胸腹积水、通利二便等功效作用。其临床应用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盲目使用。
1、逐水消肿
芫花性味苦寒,归肺、脾、肾经,具有泻水逐饮的功效。其有效成分可刺激肠道黏膜,促进水分排出,常用于治疗水肿、臌胀等水湿停聚病症,尤其适用于体质壮实者的实证水肿。
2、祛痰止咳
该药材能宣肺化痰,对于痰饮壅滞导致的咳嗽、喘息有一定缓解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效果,但需配伍其他止咳药物使用。
3、杀虫疗疮
芫花外用时可祛风杀虫,其含有的二萜类化合物对疥螨、头虱等寄生虫有抑制作用,常制成药膏或煎汤外洗治疗疥癣、皮肤瘙痒等症。
4、改善胸腹积水
针对胸腔积液、肝硬化腹水等病症,芫花通过刺激肠壁增加渗透压,促进体腔积液排出,常与甘遂、大戟等配伍用于急症水饮内停。
5、通利二便
该药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大小便排泄,对于二便不利、便秘伴有水肿者适用,但久服可能损伤脾胃阳气。
芫花属于峻下逐水药,毒性较强,需严格掌握剂量和煎服方法。临床使用多醋制减毒,且不宜与甘草配伍。孕妇、体虚者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电解质平衡,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