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正确使用雾化器、保持正确体位、雾化后护理、观察不良反应以及雾化器清洁消毒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操作。
1、正确使用雾化器
根据医嘱配制药物剂量,使用专用雾化器进行吸入。药液需用生理盐水稀释至适宜容量,避免药液污染或残留。雾化过程中注意调节氧流量至6-8L/min,确保药液能形成均匀雾状颗粒,治疗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
2、保持正确体位
患儿应采取坐位或半坐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婴幼儿可采取怀抱姿势,避免哭闹导致药物吸入不全。若患儿剧烈哭闹影响治疗效果,可暂停雾化并安抚后再继续。
3、雾化后护理
治疗结束后需用温水清洁面部,避免药物在皮肤残留。年长儿童应漱口,婴幼儿可喂少量温水,减少口咽部药物沉积。及时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使用吸痰器清理呼吸道。
4、观察不良反应
注意患儿是否出现咳嗽加重、喘息、面色发绀等异常反应。部分患儿可能对雾化药物敏感,出现喉头水肿、皮疹等过敏症状,需立即停止治疗并就医。长期雾化者需监测口腔真菌感染风险。
5、雾化器清洁消毒
每次使用后需拆解雾化杯、面罩等部件,用清水冲洗残留药液,晾干后密闭保存。每周使用专用消毒液浸泡消毒1次,避免细菌滋生。不同患儿应使用独立雾化装置,防止交叉感染。
雾化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定期评估疗效,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频次。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雾化前后半小时避免进食。若患儿出现呼吸急促、持续性咳嗽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