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糯米有哪些医疗作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糯米作为传统食材,在中医和现代营养学中均有一定价值。其医疗作用主要包括补中益气、健脾养胃、补充能量、促进消化以及滋阴润燥等方面,但需注意适量食用。

1、补中益气

中医认为糯米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补益中气的功效。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适量食用可辅助改善体质,尤其适合产后或病后体虚者作为膳食补充。

2、健脾养胃

糯米含有支链淀粉等成分,在适度蒸煮后质地柔软,易于消化吸收。中医理论中,其能温补脾胃,对脾胃虚寒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不适有缓解作用,常与山药、红枣等搭配食用。

3、补充能量

每100克糯米约含350千卡热量,富含碳水化合物和少量蛋白质,可为机体快速供能。运动后或体力消耗较大时,适量摄入糯米制品有助于恢复体力,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

4、促进消化

糯米外层保留的膳食纤维能温和促进肠道蠕动。中医认为其通过健运脾胃功能间接改善消化,常被用于制作药膳粥品,如搭配陈皮、茯苓等药材可增强调理效果。

5、滋阴润燥

在中医配伍中,糯米常与百合、银耳等滋阴食材同用,有助于改善阴虚引起的口干、皮肤干燥等症状。其黏液成分对消化道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糯米黏性较大,过量食用可能加重胃肠负担。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消化功能较弱者建议选择发酵过的糯米制品。食用时可搭配蔬菜、豆类等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以平衡营养摄入。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而非依赖食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