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尿崩症是什么病?

林安华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崩症是一种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其不敏感,导致排尿过多、口渴、多饮等症状的内分泌疾病。该病可能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尿崩症主要分为中枢性和肾性两种类型。中枢性尿崩症多由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引起,常见病因包括颅脑外伤、肿瘤、感染等,导致抗利尿激素合成或释放障碍。肾性尿崩症则是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低下所致,可能与遗传因素或慢性肾脏疾病有关。典型表现为24小时尿量超过3升,严重者可达10升以上,常伴随持续口渴、夜尿频繁。长期未控制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诊断需结合禁水加压素试验、血液和尿液渗透压检测,必要时进行头颅MRI检查明确病因。治疗中枢性尿崩症常用去氨加压素等药物替代治疗,肾性尿崩症则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并配合低盐饮食。

确诊尿崩症后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日常需注意保持水分摄入,外出时随身携带饮用水。若出现头痛、乏力、意识模糊等脱水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定期复查尿比重和电解质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孕妇及儿童患者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