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淋巴瘤IPI评分标准是什么?

杨毕伟 肿瘤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甲

淋巴瘤的IPI评分标准主要包括年龄、临床分期、体能状态、结外侵犯部位数目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五个因素,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风险。该评分系统通过综合上述指标将患者分为低危、中低危、中高危和高危组,总分范围为0-5分。

1、年龄

年龄超过60岁是评分标准之一。年龄较大的患者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对治疗的耐受性可能降低,因此被列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2、临床分期

采用AnnArbor分期III期或IV期。这类分期说明肿瘤已累及横膈两侧淋巴结区域,或存在远处器官转移,提示疾病进展程度较高。

3、体能状态

ECOG评分≥2分表示患者日常活动受限。例如患者每天需卧床时间超过50%,但尚能自理,此类情况反映机体整体状态对治疗的承受能力。

4、结外侵犯部位

出现≥2处结外器官受累。常见部位包括骨髓、肝脏、胃肠道等,多部位侵犯提示肿瘤侵袭性强,预后相对较差。

5、乳酸脱氢酶(LDH)水平

血清LDH高于正常值上限。LDH升高反映肿瘤负荷较大或存在组织损伤,与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和坏死程度密切相关。

患者需由专科医生根据具体检查结果进行评分,并结合病理类型、基因突变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该评分系统主要用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判断,其他类型淋巴瘤可能采用不同评估标准。建议确诊患者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