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焦虑症的药物主要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苯二氮䓬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类型,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制定方案。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来提高神经突触间隙中的浓度,从而改善焦虑症状。常用药物包括舍曲林片、帕罗西汀片、氟西汀胶囊等,起效时间通常需要2-4周,可能出现恶心、失眠等副作用。
2、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该类药物能同时调节两种神经递质的水平,适用于伴有躯体症状的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常用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文拉法辛缓释片等,需注意血压监测和消化道反应。
3、苯二氮䓬类药物
这类药物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神经传导发挥快速抗焦虑作用,常用阿普唑仑片、劳拉西泮片等。因存在依赖风险,建议短期使用,老年患者需警惕跌倒风险。
4、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片等药物可缓解焦虑引发的躯体症状如心悸、震颤,但对精神性焦虑作用有限,哮喘患者禁用。通常作为辅助用药与其他抗焦虑药物联合使用。
焦虑症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规律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突然停药。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和药物反应,配合心理治疗效果更佳。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心律失常、意识模糊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