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以及并发症处理等,需根据感染程度和个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
1、抗生素治疗
宫腔感染多由细菌引起,需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例如淋球菌感染可选用头孢曲松钠,厌氧菌感染常用甲硝唑,衣原体感染则选择多西环素。严重感染时需静脉给药,轻症可采用口服给药,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
2、支持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加强营养摄入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建议每日保证2000ml以上饮水量,体温超过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服用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同时需加强会阴部清洁护理,每日使用温水清洗2-3次。
3、手术治疗
适用于存在组织残留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宫腔内有妊娠物残留需行清宫术,术后需送病理检查。宫腔积脓者需行宫腔镜下脓液引流术,术后放置引流管24-48小时。严重子宫内膜炎伴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时,必要时需行子宫切除术。
4、中医调理
在规范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可配合清热利湿类中药如妇炎康片、金刚藤胶囊调理。针灸选取关元、三阴交等穴位辅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需注意中药不能替代抗生素治疗,服用前应经中医师辨证施治。
5、并发症处理
合并盆腔脓肿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输卵管卵巢脓肿直径>8cm需手术切除。感染性休克患者需转入ICU进行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子宫内膜严重受损导致宫腔粘连者,待感染控制后需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
出现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或下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每日更换消毒内裤,治疗后需复查血常规和超声确认感染消除。需特别注意抗生素可能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用药期间建议补充益生菌维持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