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尿液出现白色混浊物是怎么回事?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尿液出现白色混浊物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乳糜尿等疾病因素有关。若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尿液混浊可能与饮食中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磷酸盐或草酸盐有关,导致结晶析出。此外,饮水不足导致尿液浓缩时,也可能出现类似现象。这种情况通常为一过性,调整饮食结构并增加饮水量后即可缓解,无需特殊治疗。

2、泌尿系统感染

肾盂肾炎、膀胱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尿液中白细胞、脓细胞或细菌增多。患者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一般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治疗,同时需多饮水促进代谢。

3、前列腺炎

男性患者出现白色混浊尿可能与前列腺液混入尿液有关。此类患者常伴随尿分叉、会阴部胀痛等症状。治疗可选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排尿,配合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必要时使用头孢地尼分散片抗感染。

4、乳糜尿

淋巴管阻塞导致乳糜液进入尿液中,常见于丝虫病、腹腔肿瘤等疾病。典型表现为乳白色或米汤样尿液,静置后可能出现分层。确诊后可能需要使用甲硝唑片、阿苯达唑片进行驱虫治疗,严重者需手术处理,必要时使用泼尼松片控制炎症。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每日1500-2000ml饮水量,避免长时间憋尿。若尿液混浊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血尿、腰痛、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到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尿常规、尿培养、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