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脱出和突出是椎间盘退变的不同阶段,主要区别在于纤维环的完整性、神经压迫程度以及症状严重性等方面。通常可根据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区分。
1、定义与病理改变
椎间盘突出是指髓核突破纤维环内层但外层仍保持完整,整体结构未完全脱离椎间隙。纤维环部分撕裂导致髓核向外膨出,但未突破最外层组织。椎间盘脱出则是髓核完全突破纤维环外层,部分髓核组织游离至椎管内,可能伴随后纵韧带破裂,属于更严重的病理状态。
2、症状表现
椎间盘突出常见腰部局部疼痛,可能向臀部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但角度多大于30度,肌力下降不明显。椎间盘脱出因髓核游离压迫神经根,常引发剧烈坐骨神经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可延伸至足部,伴明显麻木或感觉异常,严重时可出现足下垂、马尾综合征等神经功能障碍。
3、治疗方式
椎间盘突出多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腰椎牵引、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及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椎间盘脱出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进行性神经损伤,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半椎体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术后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出现持续性腰腿痛建议及时进行MRI检查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久坐久站,加强腰背肌锻炼,使用硬板床休息。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禁止自行推拿或暴力扭转腰部,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