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间歇性外斜视是怎么回事?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的发生可能与视疲劳、眼外肌发育异常等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与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等病理性因素相关。该症状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或疲劳时出现眼位向外偏斜,但休息后可自行恢复。

1、视疲劳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或熬夜时,眼外肌持续收缩可能出现暂时性肌力失衡。患者在看手机、阅读后容易出现眼位外斜,伴随眼干、视物模糊等症状,通过闭目休息或远眺通常能缓解。

2、眼外肌发育异常

先天性眼外肌附着点异常或肌肉力量不平衡,可能导致间歇性控制眼位的能力下降。此类患者即使在正常用眼状态下,也可能出现短暂性外斜视,严重时可能发展为恒定性外斜视,需通过眼肌手术矫正。

3、调节集合功能异常

双眼协同运动能力不足时,可能出现调节性集合与融像性集合不匹配。这种情况常见于屈光不正未矫正者,可通过配镜矫正联合视觉训练改善,部分患者需要佩戴三棱镜治疗。

4、神经系统疾病

脑外伤、颅内肿瘤等病变累及动眼神经核时,可能导致神经冲动传导异常。此类患者常伴有复视、头晕等症状,需通过头颅MRI等检查明确病因后对因治疗。

若发现外斜视发作频率逐渐增加或伴有视力下降、重影等症状,建议及时到眼科进行同视机检查、遮盖-去遮盖试验等专业评估。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单眼遮盖,定期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干预。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