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反社会人格障碍?

黄鹏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以长期漠视和侵犯他人权利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这类患者通常缺乏同理心,行为模式常与社会规范相悖,且难以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其核心表现包括反复违反法律、欺骗倾向、冲动攻击性行为及缺乏悔恨感。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形成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多因素。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患者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冲动控制和道德判断能力下降。情感体验方面存在显著缺陷,无法正常感受他人的痛苦或喜悦,常将他人视为实现目标的工具。行为模式上表现出高度的冒险倾向,即使面临负面后果也难以修正自身行为。部分案例存在童年品行障碍史,如虐待动物、纵火等早期行为问题。

若怀疑存在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临床诊断需通过详细精神检查结合标准化心理评估工具,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治疗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社会适应能力,配合情绪管理训练。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共病问题,如使用奥氮平处理攻击行为。社会支持系统对康复至关重要,需建立长期跟踪管理机制。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