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属于肺癌的常见类型之一,约占肺癌的15%-20%。该疾病具有侵袭性强、增殖速度快和早期转移的特点,通常与吸烟密切相关,常见于主支气管和肺门部位。
1、疾病类型
小细胞癌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Kulchitsky细胞。这种肿瘤在病理学上被归类为低分化癌,其细胞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90%以上的患者有长期吸烟史,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近年来女性患者比例呈上升趋势。
2、病理特征
显微镜下可见癌细胞体积小呈卵圆形,胞质稀少,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核分裂象多见。特征性的病理表现包括菊形团结构和坏死灶形成。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RB1和TP53基因突变是其重要的分子特征,这些基因改变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常。
3、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呼吸道症状,半数以上病例确诊时已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约10%患者会出现副肿瘤综合征,表现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或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CT检查多显示中央型肿块伴肺门淋巴结肿大。
该疾病的治疗需根据分期制定方案,局限期患者可采用放疗化疗联合治疗,广泛期则以系统治疗为主。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显著改善了部分患者的预后。建议确诊患者立即戒烟,并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复查,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骨髓抑制等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