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D-聚体偏高意味着什么?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D-二聚体偏高通常与体内存在血栓形成或纤维蛋白溶解活动增强有关,可能提示静脉血栓栓塞、妊娠期生理变化、炎症反应、恶性肿瘤或手术后恢复等情况。该指标升高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1、静脉血栓栓塞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时,机体通过纤溶系统分解血栓会导致其数值升高。患者可能出现患肢肿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通过血管超声或CT肺动脉造影确诊。确诊后可采用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治疗。

2、妊娠期变化

妊娠中晚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生理性纤溶活性增强会导致D-二聚体逐渐升高至正常值2-3倍。这种改变属于妊娠适应性反应,通常伴随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其他指标的变化,若无血栓症状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加强产前凝血监测。

3、炎症反应

严重感染、创伤或手术等原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会激活凝血系统并继发纤溶亢进。这种情况常伴随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增多等炎症指标异常,需要积极控制原发感染,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

出现D-二聚体升高时,建议及时进行凝血功能全套、影像学检查等全面评估。对于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或肢体肿胀的患者,需立即就医排查急性血栓性疾病。所有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使用抗凝药物导致出血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