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梗阻需要及时就医处理,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禁食和胃肠减压、补液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式。
1、禁食和胃肠减压
急性肠梗阻患者需立即禁食以减少肠道内容物积聚,并通过鼻腔插入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排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从而降低肠腔内压力,缓解腹胀和呕吐等症状。
2、补液治疗
患者因呕吐和肠道积液易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需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补充水分,并监测血钾、钠等指标,必要时补充电解质以维持内环境稳定。
3、药物治疗
若存在感染迹象,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控制炎症;痉挛性疼痛时可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肠痉挛。但需避免使用强效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4、手术治疗
对于绞窄性肠梗阻、肠粘连引起的完全性梗阻,需通过手术解除梗阻,如肠切除吻合、肠粘连松解或肠道支架植入等。术后需禁食并逐步恢复流质饮食。
5、其他治疗
部分患者可尝试温生理盐水灌肠促进排便,或由中医师辨证后使用大承气汤等中药方剂辅助通便,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加重肠管损伤。
急性肠梗阻属于急症,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避免自行服用泻药或按摩腹部。术后应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低纤维食物,并定期复查防止肠粘连复发。若出现持续腹痛或呕吐加重,应立即返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