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卒中、心脏病变、肾脏损害、视网膜病变以及主动脉夹层等并发症,需积极控制血压以减少风险。
1、脑卒中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硬化或形成微小动脉瘤,血压骤升时可能破裂引发脑出血。此外,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脑梗死,表现为突发肢体麻木、言语障碍等症状。
2、心脏病变
高血压使心脏负荷加重,左心室代偿性肥厚,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同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可能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出现胸痛、气促等表现。
3、肾脏损害
高血压导致肾小球内压力升高,造成肾血管硬化及肾单位损伤,最终引发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蛋白尿、血肌酐升高,严重时需透析治疗。
4、视网膜病变
眼底视网膜动脉在长期高压下发生痉挛、硬化甚至出血渗出,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失明。
5、主动脉夹层
急剧升高的血压可能使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血管壁形成夹层,表现为剧烈胸背痛,属于危急重症,需紧急手术干预。
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同时控制盐分摄入、戒烟限酒。若出现头痛、胸闷、少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