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鼓胀常证如何辨证施治?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鼓胀的辨证施治需根据具体证型选择相应治法。常见证型包括气滞湿阻、寒湿困脾、湿热蕴结、脾肾阳虚及肝肾阴虚,临床需结合症状差异进行针对性治疗。

1、气滞湿阻证

常见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食后加重等症状。治法以疏肝理气、运脾祛湿为主,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常用药物包括柴胡、香附、白术、茯苓等。需配合低盐饮食,避免情绪波动。

2、寒湿困脾证

多表现为腹大胀满、畏寒肢冷、舌苔白腻等症。治疗宜温中散寒、行气利水,方用实脾饮加减,药物常含附子、干姜、茯苓、厚朴等。需注意腹部保暖,忌食生冷。

3、湿热蕴结证

症见腹大坚满、烦热口苦、小便赤涩等。治法侧重清热利湿、攻下逐水,可选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常用大黄、茵陈、栀子、茯苓等药物。治疗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4、脾肾阳虚证

多伴腹部冷痛、下肢浮肿、畏寒神疲等表现。治疗需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方选附子理苓汤,药物多用附子、肉桂、白术、山药等。宜配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

5、肝肾阴虚证

常见腹大胀急、青筋暴露、舌红少津等症。治宜滋养肝肾、凉血化瘀,常用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药物包括生地、沙参、枸杞、丹参等。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

患者出现鼓胀症状应及时就诊,经中医师四诊合参明确证型后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配合低盐高蛋白饮食,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腹部超声。切忌自行滥用利尿剂或攻伐峻剂,以免加重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