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肝脏弥漫性改变?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肝脏弥漫性改变是一种影像学描述,指通过超声、CT等检查发现肝脏整体结构出现均匀性异常,通常与脂肪浸润、纤维化或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这类改变可能提示多种潜在肝脏疾病,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

肝脏弥漫性改变常见于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或早期肝硬化等疾病。脂肪性肝病因肝细胞内脂质过度沉积导致肝脏密度改变,超声下呈现弥漫性回声增强。慢性肝炎引起的炎症反应会使肝细胞广泛受损,出现肝实质回声增粗。肝硬化发展阶段,纤维组织增生和假小叶形成会导致肝脏体积缩小、表面不光滑。患者可能出现肝区隐痛、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部分病例伴随肝功能指标异常,如转氨酶升高或白蛋白下降。

发现肝脏弥漫性改变后,建议完善肝功能检测、肝炎病毒筛查及肝脏弹性成像等检查。日常需严格戒酒,控制体重并避免高脂饮食。若确诊为脂肪性肝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进行干预;病毒性肝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肝硬化患者应定期监测甲胎蛋白和肝脏影像学变化。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避免自行用药加重肝脏负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