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腺息肉是胃黏膜表面形成的良性隆起性病变,通常位于胃底或胃体部。这类息肉多数无明显症状,常在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属于较为常见的胃部良性肿瘤。
胃底腺息肉的形成可能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或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其病理特征主要为胃底腺上皮细胞的局限性增生,组织学上可见腺体排列紊乱,部分呈现囊性扩张改变。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少数可能出现上腹部隐痛、恶心或饱胀感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部分研究显示该类型息肉与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存在潜在关联,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对于检查发现的胃底腺息肉,建议通过病理活检明确性质。直径小于1厘米且无恶变倾向的息肉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即可。日常需注意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摄入过烫、腌制类食物,戒烟限酒。若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根除治疗。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息肉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