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通常需要按照0、1、6个月的免疫程序接种3针,具体接种方案可能因人群和免疫效果而调整。对于未感染过乙肝病毒且未产生抗体的人群,规范的全程接种可有效预防感染。
1、常规免疫程序
健康成年人及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标准方案为三针,分别在接种第1针后的第1个月、第6个月完成后续接种。该程序可使90%以上接种者产生有效抗体,保护期一般可持续12年以上。若接种后未产生抗体或抗体水平不足,需根据检测结果补种。
2、新生儿接种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需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在1月龄、6月龄各接种1针疫苗。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在体重达标后按0、1、6月方案补种,确保阻断母婴传播的有效性。
3、高危人群加强接种
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乙肝患者家属等高风险人群,在完成基础免疫后,建议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当表面抗体滴度小于10mIU/ml时,需加强接种1针;部分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需要增加至2针或重新全程接种。
接种疫苗后应避免剧烈运动,观察30分钟有无过敏反应。由于个体免疫应答存在差异,建议在完成全程接种1-2个月后进行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补充接种。日常应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