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外科手术以及中医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调整饮食
减少高脂、辛辣食物摄入,避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建议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餐后2小时内不宜平卧,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20厘米。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同时戒烟限酒,避免腹压增高因素如紧身衣物。
2、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能加速胃排空;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可中和胃酸并保护食管黏膜。药物治疗需持续4-8周,复发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3、内镜治疗
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解剖异常的患者。内镜下射频消融术通过热能刺激食管下括约肌胶原重塑,内镜下套扎术可修复贲门结构。这些微创治疗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4、外科手术
严重病例可考虑腹腔镜胃底折叠术,通过将胃底包裹食管下段增强括约肌压力。该手术有效率约85%,但存在吞咽困难、腹胀等术后并发症风险。
5、中医治疗
根据辨证施治原则,肝胃郁热证可用左金丸清热和胃,脾胃虚弱证适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益气。针灸取穴中脘、足三里穴等可改善胃肠功能,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患者需定期进行胃镜复查评估黏膜愈合情况。治疗期间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等精神因素加重病情。若出现呕血、吞咽困难或体重减轻等报警症状,应立即就诊排查并发症。所有治疗方案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物或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