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原虫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腹泻、发热以及肝脓肿等。感染后具体表现因病情轻重和受累器官不同而有所差异。
1、腹痛
阿米巴原虫主要侵犯肠道,尤其是结肠部位。患者常出现右下腹隐痛或阵发性绞痛,这是由于原虫侵袭肠黏膜并引发炎症反应所致。腹痛可能伴随肠道蠕动异常,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里急后重感。
2、腹泻
典型表现为果酱样黏液血便,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次以上。阿米巴滋养体破坏肠黏膜形成特征性口小底大的溃疡,导致肠道出血和黏液分泌增加。慢性感染者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病程可持续数周。
3、肝脓肿
约5%患者会发展为肠外感染,其中阿米巴肝脓肿最常见。表现为持续高热(39-40℃)、右上腹钝痛及肝区叩击痛。脓肿形成后可能导致肝脏肿大,部分患者出现消瘦、乏力等消耗症状,严重时可并发胸膜反应或脓肿破溃。
出现持续腹泻伴血便、不明原因发热或右上腹疼痛时,应及时进行粪便镜检、血清学检测或影像学检查。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阿米巴药物治疗,避免擅自停药导致病程迁延。日常生活中应加强饮食卫生,避免饮用生水或食用未彻底加热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