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分期一般分为I期、II期、III期和IV期,具体根据肿瘤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划分。不同分期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存在差异,需结合临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I期
肿瘤局限于宫颈。I期又分为IA期和IB期,IA期指显微镜下可见的浸润癌,浸润深度≤5毫米且宽度≤7毫米;IB期指肉眼可见的病灶或显微镜下浸润范围超过IA期,但未扩散至子宫体。此阶段可通过手术切除或放疗治疗。
2、II期
肿瘤超出宫颈但未达盆壁。IIA期累及阴道上2/3段但未侵犯宫旁组织,IIB期则侵犯宫旁组织。此阶段常采用放疗联合化疗,部分患者可接受根治性手术。
3、III期
肿瘤扩散至盆壁或阴道下1/3段。IIIA期累及阴道下1/3但未达盆壁,IIIB期侵犯盆壁或引起肾积水。此时主要治疗方案为同步放化疗,可能需扩大放疗范围。
4、IV期
肿瘤侵犯膀胱/直肠黏膜或远处转移。IVA期侵犯邻近器官,IVB期出现肺、肝、骨等远处转移。该阶段以姑息性化疗和靶向治疗为主,辅以对症支持治疗。
临床分期需通过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如MRI、PET-CT)和病理活检综合评估。患者确诊后应尽快完成分期检查,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手术、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等方案,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评估疗效。规范的分期诊断有助于制定精准的治疗策略,建议在医院妇科肿瘤专科进行系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