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作为传统中药材,一般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以及护肝等功效和作用。其临床应用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1、清热解毒
垂盆草性凉,能够清除体内热毒,常用于缓解热毒引起的疮痈肿痛、咽喉肿痛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对部分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可辅助减轻炎症反应。
2、利湿退黄
该草药能促进肝胆湿热排出,对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状具有改善效果。其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胆汁代谢帮助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3、消肿止痛
所含的槲皮素等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红肿疼痛。外敷时可缓解蚊虫叮咬导致的皮肤肿胀。
4、促进伤口愈合
垂盆草中的多糖成分能增强皮肤细胞再生能力,加速浅表创面的修复过程,对轻度烫伤、擦伤有辅助治疗效果。
5、护肝
动物实验显示其水提取物可降低转氨酶水平,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验证。
使用垂盆草前需经中医辨证,虚寒体质者慎用。新鲜草药外敷时需注意清洁消毒,避免继发感染。若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及时就诊。涉及肝病治疗时,应配合正规医疗方案,不可替代主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