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方案,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患者的“最佳药物”。一般以抗病毒、对症支持、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为主,常用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免疫调节及并发症处理。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饮水量。饮食上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若存在缺氧症状,需遵医嘱进行氧疗,包括鼻导管吸氧或面罩给氧等方式。
2、抗病毒药物
奥司他韦适用于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可通过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释放。阿昔洛韦对疱疹病毒属感染有效,能干扰病毒DNA复制。利巴韦林多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但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3、对症治疗
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剧烈干咳者可用右美沙芬抑制咳嗽中枢,痰液黏稠者可服用氨溴索稀释痰液。喘息症状明显时,可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等糖皮质激素。
4、免疫调节
重症患者可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干扰素α可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抑制病毒复制。这些治疗需在严密监测下进行,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流感样症状。
5、并发症处理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使用头孢曲松、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支原体混合感染可选择阿奇霉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需采用机械通气支持治疗。
病毒性肺炎患者应尽早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测,确诊后遵医嘱规范用药。自行使用抗生素可能加重病情,抗病毒药物存在耐药风险,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疗程。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体温、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