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死亡的首要原因通常是呼吸衰竭,其次可能涉及右心衰竭、严重感染或肺性脑病等并发症。该病多由慢性肺部疾病引起,长期缺氧和肺动脉高压导致心脏结构及功能受损,最终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呼吸衰竭是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最常见的直接死因。由于肺部基础疾病持续恶化,气体交换功能严重受损,患者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二氧化碳潴留明显,这种缺氧状态会迅速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特别是脑部和心脏的缺氧损伤可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
右心衰竭作为核心病理改变,也是重要致死因素。长期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室负荷过重,心肌代偿性肥厚最终失代偿,出现体循环淤血、肝肾功能不全等表现。当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或急性肺栓塞时,心功能可能在数小时内急剧恶化。
严重感染和肺性脑病同样可能成为致死诱因。肺部感染会加重通换气功能障碍,诱发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二氧化碳麻醉状态会导致意识障碍、脑水肿,若未及时纠正可能引发脑疝。患者日常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规范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定期评估心肺功能。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意识改变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