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需结合具体病变程度和并发症进行判断。早期或轻度病变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严重时可能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若主动脉硬化处于早期阶段且未引起明显管腔狭窄,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此时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胸闷或体检时发现血管弹性下降,通过改善饮食、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当主动脉硬化进展至中晚期,可能形成动脉瘤或发生主动脉夹层,这类情况具有较高危险性。例如主动脉夹层发病急骤,患者会出现剧烈胸痛,若不及时手术修复,死亡率可达每小时1%-2%。
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可能加重主动脉硬化的风险。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斑块更易破裂。吸烟者的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往往是普通患者的2-3倍,这类人群发生主动脉急性事件的风险显著增高。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颈动脉和腹部大血管筛查。
发现主动脉硬化应及时到心血管专科就诊,通过CT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病变程度。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控制血压、血脂水平,戒烟并保持规律作息。对于已出现血管狭窄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避免擅自服用活血类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