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体检的检查项目通常包括一般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专项检查等。具体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检查内容。
1、一般检查
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及内科触诊等基础项目。身高体重可计算体重指数评估肥胖风险,血压测量能筛查高血压等心血管问题,内科触诊通过听诊器检查心肺功能,观察腹部有无包块或压痛。
2、影像学检查
常见项目有胸部X光、腹部B超、乳腺彩超等。胸部X光可排查肺部结节、结核等病变;肝胆胰脾肾B超能发现脂肪肝、结石等异常;女性乳腺彩超可筛查乳腺增生、结节等疾病,男性常增加前列腺超声检查。
3、实验室检查
涵盖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检测。血常规可发现贫血、感染或血液病;尿常规有助于筛查肾脏疾病和糖尿病;肝肾功能指标能反映代谢异常,血脂血糖检测可评估糖尿病、高脂血症风险。
4、专项检查
包括心电图、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筛查等。心电图可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妇科检查含宫颈刮片、HPV检测等;40岁以上人群建议增加胃肠镜、低剂量肺部CT等深度筛查项目。
建议根据年龄、性别、家族病史等情况选择体检套餐,长期吸烟者需加强肺部检查,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者应定期胃肠镜检查。体检前需空腹8小时,穿着宽松衣物,女性避开生理期。异常结果需及时就诊专科进一步诊治,健康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基础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