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介入治疗是什么意思?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微小创口,借助影像设备引导将导管、导丝等器械送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或治疗的微创技术。其核心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且精准度高,广泛应用于多学科领域。

介入治疗主要分为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两类。血管性介入通过股动脉等路径进入血管系统,常用于心脏支架植入、动脉瘤栓塞、血栓取出等,例如冠心病患者可通过球囊扩张术改善心肌供血。非血管性介入包括经皮穿刺活检、胆道引流、食管支架置入等,如肝癌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能精准阻断肿瘤血供。部分操作需配合DSA、CT或超声实时成像,确保器械准确到达目标位置。该技术对心肺功能较差、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尤为适用,且术后通常仅需加压包扎穿刺点。

接受介入治疗前需完善凝血功能、影像学等检查,术后需遵医嘱卧床制动6-8小时以避免穿刺部位出血。治疗前后应根据病情调整抗凝药物使用,并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建议选择具备介入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根据病变性质、部位及全身状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