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型感冒的治疗通常需根据具体症状选择药物,如止泻药、止吐药、解热镇痛药等。常见药物包括蒙脱石散、多潘立酮片、对乙酰氨基酚片以及口服补液盐散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1、止泻药
肠胃型感冒常伴随腹泻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蒙脱石散通过吸附消化道内的病毒和毒素形成保护膜,减少水分丢失;消旋卡多曲能抑制肠道分泌功能,缓解水样便。细菌性腹泻需慎用止泻药,以免影响病原体排出。
2、止吐药
频繁呕吐时可使用多潘立酮片、甲氧氯普胺片等促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通过拮抗多巴胺受体增强胃蠕动,加速胃排空,但需注意心脏疾病患者慎用。甲氧氯普胺还可作用于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但长期使用可能引发锥体外系反应。
3、解热镇痛药
发热超过38.5℃或头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胶囊等。需注意布洛芬可能刺激胃肠道,存在消化道溃疡者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重复过量使用。
4、补液治疗
剧烈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推荐口服补液盐散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该药物含有葡萄糖和钠、钾、氯等离子,能促进肠道水分吸收,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
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适量饮用温盐水或米汤。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所有药物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联用多种止泻止吐药物,防止掩盖病情或加重肠道负担。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