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萎缩是什么意思?

王雯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萎缩是指正常发育的组织、器官或细胞体积缩小,并伴随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现象。它可能由生理因素或病理因素引起,通常需要通过医学检查明确具体原因。

1、生理性萎缩

随着年龄增长或特定生理阶段,某些组织器官会自然缩小。例如青春期后胸腺逐渐退化,女性绝经后卵巢萎缩,均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这类萎缩通常不会引起明显功能障碍,无需特殊治疗。

2、病理性萎缩

包括营养不良性萎缩、失用性萎缩、神经性萎缩等多种类型。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肌肉萎缩,肢体长期制动可引起关节周围组织萎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能引发相应支配区域的肌群萎缩。糖尿病患者若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可能导致足部肌肉萎缩。

3、压迫性萎缩

持续机械压迫会影响组织血供和代谢。例如肾盂积水压迫肾实质导致肾萎缩,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引发局部萎缩。这类萎缩常伴随原发病变,需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发现组织器官萎缩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明确病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营养支持、康复训练或原发病治疗等措施。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萎缩进程,改善器官功能状态。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