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可以通过日常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专业治疗等方式缓解,常见方法包括冷敷、药物止痛、清洁口腔、避免刺激和及时就医。具体处理需结合牙痛原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冷敷
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疼痛侧脸颊,每次10~15分钟,间隔半小时重复。低温可收缩局部血管,减轻炎症反应,同时暂时麻木神经末梢,缓解疼痛。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可用薄布包裹冷敷物。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若存在感染,可配合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牙髓炎急性发作时,丁香油酚棉球局部填塞龋洞可暂时止痛,但需48小时内就诊。
3、清洁口腔
用38~40℃温盐水含漱(240ml温水加半茶匙盐),每日4~5次,可清除食物残渣并抑制细菌。使用软毛牙刷清洁患牙周围,巴氏刷牙法避免刺激牙龈。牙线清除邻面嵌塞物时动作需轻柔。
4、避免刺激
疼痛期间忌食过冷(<10℃)、过热(>60℃)、高糖及酸性食物,避免用患侧咀嚼。暂停饮用碳酸饮料、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勿用牙齿咬硬物或开瓶盖,减少牙体折裂风险。
5、及时就医
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伴随面部肿胀或发热,可能提示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等需立即处理。龋齿需进行充填治疗,牙髓炎需根管治疗,阻生智齿可能需拔除。夜间突发剧痛可急诊开髓减压。
出现牙痛应避免自行服用过量止痛药,布洛芬等药物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治疗期间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反复牙痛或牙龈出血者需排查牙周病、龋齿等口腔疾病,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前必须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