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消渴病中医辨证论治有何方法?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消渴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主要包括清热润燥、益气养阴、滋阴温阳等。根据患者不同证型,需结合具体临床表现进行个体化治疗。

1、阴虚燥热证

此证以口干多饮、尿频量多、舌红少苔为特点。治宜清热润燥、养阴生津,常用玉女煎加减,含生石膏、知母、麦冬等成分。若兼有肠道燥热,可配合增液承气汤增强润肠通便之效。

2、气阴两虚证

症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方选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含人参、麦冬、山茱萸等药物。此方通过补益肺肾之气阴,改善津液输布功能。

3、阴阳两虚证

表现为形寒肢冷、夜尿频多、舌淡苔白。需采用金匮肾气丸温阳滋阴,方中附子、桂枝温肾阳,熟地黄、山药滋肾阴。严重者出现水肿可加真武汤温阳利水。

日常需注意节制饮食,避免过食肥甘厚味。建议选择山药、枸杞等药食同源之物辅助调理,配合八段锦等养生功法改善气血运行。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变化,若出现视物模糊、四肢麻木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具体用药需经专业中医师四诊合参后确定,不可自行套用方剂。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