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渗性脱水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充等渗液体、纠正电解质失衡、对因治疗、监测生命体征以及重症处理等。具体需根据脱水严重程度及原发疾病进行针对性处理。
1、补充等渗液体
首选0.9%氯化钠注射液或平衡盐溶液,通过静脉输注快速恢复血容量。对于轻度脱水患者,也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进行补充,每次饮用50-100ml,间隔10-15分钟分次服用。
2、纠正电解质失衡
虽然等渗性脱水时钠离子浓度正常,但伴随呕吐、腹泻可能导致钾离子丢失。需监测血钾水平,当血钾低于3.5mmol/L时,可遵医嘱使用氯化钾缓释片或静脉补钾,但需控制补钾速度不超过20mmol/h。
3、对因治疗
针对引起脱水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若为消化道出血导致,需使用奥美拉唑注射液止血;若因大面积烧伤引起,需进行创面清创并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糖尿病高渗状态需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4、监测生命体征
每小时记录尿量,维持尿量>0.5ml/kg/h。每日检测血清电解质、肌酐和尿素氮,对于老年患者需加测中心静脉压。使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变化,警惕快速补液引发的心力衰竭。
5、重症处理
当出现休克症状时,需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首小时可输入1000-2000ml晶体液。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者,需根据血气分析结果使用5%碳酸氢钠纠正,通常每公斤体重给予2-4ml。对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者,需转入ICU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掌握补液速度,避免短时间内过量输液导致肺水肿。补液24小时后应重新评估脱水程度,通过皮肤弹性试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等临床指标判断疗效。患者恢复经口进食后,应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并继续观察48小时确保病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