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案,一般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以及肝移植等方法,需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
1、一般治疗
对于早期或轻度肝脏疾病,需调整饮食结构,如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饮酒及摄入霉变食物。同时需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以减轻肝脏代谢负担,促进肝细胞修复。
2、药物治疗
针对病毒性肝炎可选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酒精性肝病需配合戒酒并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于肝功能异常者,可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降酶药物。
3、手术治疗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时可能需进行脾切除术或断流术,肝癌患者根据肿瘤位置可选择肝部分切除术或射频消融术。手术需结合患者肝功能储备情况评估可行性。
4、介入治疗
肝癌患者常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通过导管向肿瘤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抑制肿瘤生长。部分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可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降低出血风险。
5、肝移植
适用于终末期肝病、急性肝衰竭或肝癌未转移患者,需符合米兰标准。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片等免疫抑制剂,并定期监测排斥反应和感染风险。
建议出现乏力、黄疸、腹水等症状时及时至感染科或肝胆外科就诊,完善肝功能、超声、CT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服用不明成分保健品或偏方,防止加重肝脏损伤。